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反应出其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
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
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
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
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早起启蒙思想”,有的人把它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下列属于这一“思潮”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 | B.沈括 | C.顾炎武 | D.曹雪芹 |
“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度 | B.科举制度 | C.三省六部制 | D.九品中正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