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为长周期元素 |
B.In为过渡元素 |
C.In易导电导热 |
D.In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
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
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时,即消耗1molO2 |
D.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A.vA="0.5" mol /(L·s) | B.vB=0.5mol/(L·s) |
C.vC="0.8" mol /(L·s) | D.vD="30mol" /(L·min) |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A.物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程度 |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
C.物质类别 |
D.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的导电能力 |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OH—+H+![]() |
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 |
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 |
D.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
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所放出的SO2造成的,现取500mL雨水样,每隔一定时间测试其pH,数据如下:
则雨水样的pH放置时减小的原因是
A.SO2仍源源不断溶解而达饱和 | B.雨水样中的某物质发生氧化 |
C.水缓慢蒸发溶液渐渐浓至饱和 | D.又有SO2少量溶于雨水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