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和卵细胞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
A.受精前精子有获能反应,卵细胞没有 | |
B.卵细胞的形成和在卵巢中的储备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而精子的发生是在初情期之后 | C.卵细胞的形成时间很长而精子则需要两个月左右 |
D.卵原细胞的增殖过程是有丝分裂,而精子则是减数分裂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甲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若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乙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1、2、3、4、5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
B.细胞1、2、3、4、5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C.细胞1、2、3、4、5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 |
D.细胞1、2、3、4、5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
②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③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④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C.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D.该类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
图甲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乙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丙所示的3种基因参与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b1链的( A+U+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B.由图乙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个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综合图丙信息可确定能合成物质N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D.图乙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