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
下列关于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已知所有酶,均含有N元素 |
| B.血浆内的Na+含量高于红细胞内,Na+的功能之一是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
| C.DNA是一切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 |
| D.P是构成磷脂的必需元素,也是构成DNA的必需元素 |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 A.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
| 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叶绿体 |
| C.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 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
|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 |
在容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酵母菌,经过足够长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是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
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 |
| 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
| 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
| D.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