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组的处理和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①在黑暗中培养 ②在光下培养 ③生长发育良好 ④生长不良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 |
下列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40%,则复制三次该DNA片段时,总共需要7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
D.用15N标记的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 |
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谷氨酸一丙氨酸—天冬氨酸一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对于该DNA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游离态的磷酸基团,4种碱基 |
B.转录的模板是乙链,其碱基序列代表遗传信息 |
C.转录的mRNA片段中共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 |
D.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 |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 B.3种,12∶3∶1 |
C.2种,13∶3 | D.3种,10∶3∶3 |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
B.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则酵母菌进行了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上升 |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B.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增强的结果 |
D.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