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下列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利弊》 |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
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
①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②批判了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倡导民主共和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
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 | B.陆王心学 |
C.佛教 | D.道教 |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