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1年4月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
时间 |
2010. 1.18 |
2010. 2.25 |
2010. 5.10 |
2010. 11.16 |
2010. 11.29 |
2010. 12.20 |
2011. 1.20 |
2011. 2.24 |
2011. 3.25 |
2011. 4.21 |
比率 |
16% |
16.5% |
17% |
17.5% |
18% |
18.5% |
19% |
19.5% |
20% |
20.5% |
(1)上图反映及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8分)
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观念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加入了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等曼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热心志愿服务、远离毒品、践行垃圾分类等内容也在守则中亮相。还有,勇于发表见解体现出了基础教育对个性培养的关注,而红灯停绿灯行、不抄袭不作弊等表述,更加具体详细,为中小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新举措
中小学教师已经开始考虑将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传授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教师甲说:“怎么样做才算是尊敬国旗国徽,垃圾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分类,很多内容现在既然提出来了,作为老师,肯定需要好好做功课。另外,没有写入‘见义勇为’,而是要保护自己,这种新观念该怎么教授给学生,也需要考虑。”教师乙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对于教师来说,要更加强调对学生细节方面的教育。比如以前我们喜欢培养乖孩子,但是现在在新版中提倡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环保意识,教育理念必须作出改变.”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生活实际,为教师如何传授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中等收入国家随着工人工资上涨既很难和低收入国家在出口方面竞争,也很难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和发达经济体竞争。一些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经济徘徊在人均GDP 1万美元以下,很难突破l万美元。根据2010—2014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DP增速、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本增加等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2014年“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关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说,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运用我国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我们有信心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依据。
从大量货币信贷数据看,中国经济“不差钱”。但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实际境遇看,实体经济之“渴”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究其根源,在于中国银行业以大银行、国有银行为主的结构,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要想真正激活金融一池春水,就得用改革的办法,引入更多民营银行“鲶鱼”。2014年7月,首批三家试点民营银行获银监会批准筹建。人们希望,让更多“鲶鱼”激活金融一池春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之树,浇灌实体经济之树,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引入更多民营银行能激活金融市场,为经济转型提供新动力。
建设法治国家,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一一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尊法、不守法的现象,违反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市场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应如何落实“法治”要求?
(共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2020年后各自的行动目标,并表示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如期达成协议,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合作。美国媒体对此予以积极评价,称中美在北京亚太经合会议期间,在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明争暗斗,最终在减排方面找到共同点,实现了重大突破。
材料二:11月10日晚,在“水立方”举行的2014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欢迎晚宴上,各经济体领导人统一穿特色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被称为“新中装”的中式服装一经登场,立即让世人眼前一亮。在APEC领导人会议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新中装” 具有中式的鲜明特点,很好地贴合了会议的主旨,将时代元素、发达的西方服饰文化和工艺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得到了各方高度的评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知识,分析回答我国应该奉行怎样的对美外交政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回答发展我国文化应从“新中装”的成功中获取哪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