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让学生了解去年以来我国的旱情,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并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材料一:去年以来,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八十年一遇的旱情。北京旱情创下38年来的纪录,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已达重度干旱程度。
材料二:       2010年西南部分地区因旱受灾情况统计表

地区
耕地受旱面积(万亩)
饮水困难人数(万人)
云南
3148
742
贵州
735
485
广西
1467
300
四川
5496
131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图(表)文转换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链接。
材料一: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材料二: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1)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6个字)。
  世博会正式开园的两天时间,成都活水公园案例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其公共绿化演绎出的净水效果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赞赏。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活水公园”每天游人如织,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占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人数的80%;此外,还接待了众多重要嘉宾,他们对此都作了高度评价。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更是评价成都案例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亮点中的亮点。
  “活水公园”好像一座极具现代田园风格的“街心花园”。池塘里满是芦苇、浮萍、紫萍、睡莲和茭白等植物,还有可吸附有机物的鹅卵石,这些就是污水处理的“功臣”。案例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人们在惊叹“污水变活水”奇观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成都用生态理念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学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
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 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 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
我选择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