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战争的性质 |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 D.民族主义立场 |
北宋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现象。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临淄、邯郸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 B.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C.实行了封闭式的坊市管理制度 | D.在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 |
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下列情况在清代作品中可能有所反映的有()
①家里墙上挂着一幅《清明上河图》摹本②李员外查找《天工开物》记载,花耧机能生产龙袍,品种多达二三十个③皖南地区有许多农家院里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玉米④有人开的票号倒闭了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观察漫画《布什的进攻》。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法德俄保护伊拉克 | B.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
C.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 D.美欧关系日趋紧张 |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国家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这不能用来说明()
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的分裂 | 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卸给苏联 |
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 | 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军事战略同盟 |
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 D.有利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