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1)完成(2),内容要包括解释和例句,例句不少于两个。(5分,解释2分、例句3分)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百度一下,“给力”一词有两种基本用法:
(1)用作动词:有“给予力量”、“加油”等意思。如:①大家给力啊。②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引乘客不满。③为避免楼市调控遭遇这种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除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外,还须切实扩大楼市供应以及调整供应结构。
(2)用作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句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仿照下面的句子,任选话题,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另写一组句子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广。
感动,如明净耀眼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下面是“插花艺术”的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四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8个字)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位复旦附中高二男生关于“男孩危机”问题的研究论文《一个男孩眼中的“男孩危机”》 引起人们对“男孩危机”的警惕。男孩危机是一个提出己久的问题,在中小学时期,班里的尖子生华本都是女生,班干部名额也基本被女生所占。
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而今在发达城市,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一样地“富养”,这不利于男孩的成长。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穷养儿,富养女”己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要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而刻意给男孩的成长制造“磨难”,似乎也没必要。
(1)文中两处语病是:应改为(1 分)
应改为(l 分)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男孩危机”这种状况:( l 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据新闻报道,去年我市选择复读的高考生中,很多都是高考的线上生,其中不乏因名校情结“主动落榜”的。市教育局统计显示,有近千名线上生撤销志愿,选择复读。市进修院院长告诉记者,高分复读的考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因几分之差与多年的梦想失之交臂难免心有不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7分)

浏览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前,网友“秋潭水月”在网上发帖表示愤怒,并配发了三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显示,在一中学运动会开幕式上,“高三·十一班”方阵中,举牌者为一名装扮成猪八戒模样的男生,尾随其后的同学分别着侵华日军军服、汉奸服以及红军服装,显得格外刺眼。
这组图片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与争议,网友们纷纷以“脑残”、“无知”等字眼予以谴责,并认为此举有失民族气节。而部分网友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此举跟民族气节没有关系。还有网友猜测此举可能是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的一个表演,希望不要断章取义。
请就上面材料中这些同学的表现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评价客观,分析深刻。

阅读下面的示例,为下面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