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加剧,土地耕作方式越来越受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为不伤地,农业生产中常采用轮作方法进行耕种。 |
| B.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因素只有土壤肥力、水分、光照、大气CO2浓度 |
| C.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诱发沙尘暴;同时松土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加剧温室效应。 |
| D.免耕法是不用或尽量少用松土措施。免耕水稻叶片中的氮素含量比翻耕水稻更高,细胞吸收的氮素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 |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 A.4种 | B.5种 |
| C.9种 | D.10种 |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下列所示基因组成的生物个体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 )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 A.1/2 | B.1/4 | C.1/8 | D.3/8 |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 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 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 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
| A.1/16 | B.1/9 |
| C.1/4 | D.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