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史实体现了美国这一愿望的是
A 放弃中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 提出“十四点原则”            D 召开华盛顿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列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的冒进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D.“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