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C.生物的一个精子或卵细胞就是一个单倍体 |
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
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
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
用15N标记细菌的DNA,然后将这种细菌放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假定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产生4个新个体,它们的DNA中含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
A.3:1 | B.2:1 | C.1:1 | D.7:1 |
下列实验材料不适合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玉米——用于遗传杂交实验 |
B.洋葱表皮细胞——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 |
C.麦芽提取液——检测还原糖实验 |
D.水绵——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 |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诱导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从而有助于避免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
A.控制合成一种酶,促使癌细胞衰老、凋亡 |
B.控制合成一种激素,诱导癌细胞分化为正常组织 |
C.控制合成一种糖蛋白,增强癌细胞间的黏着性 |
D.控制合成一种RNA,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 |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等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中所含有的信使RNA都不相同 |
B.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
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
D.成熟生物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