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和经纬线的分布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 阶梯上,地形区名称是 。
(2)该图东部等高线密集处是 地区,其形成原因是 。
(3)西部属 山区。此处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4)图示中部肥沃的自然土壤类型是 ,是由 (岩石种类)风化后形成。
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4)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5)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
(3)在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读下面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源分布看:①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②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③地区新能源中________、________丰富。
(2)图中实线和箭头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在能源工程,A是________工程,B、C、D是________工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C线路的电力比B线路优越,试分析其原因。
(3)简答开发④地区水电基地的有利条件。
(4)A、C线路能源调运对开发⑥地区有什么战略意义。
(5)2003年全国19省拉闸限电的过程中,有些省份能源丰富,试分析2003年④⑤两省发生“电荒”的主要自然原因。
(6)简要分析⑥⑦地区能源供应长期紧张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回答解决⑥⑦地区“电荒”的主要措施。
(7)我国优先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开发前景广阔
②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③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④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污染问题的约束,而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不到达25﹪,利用好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问题探究题(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步骤:①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②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③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三江平原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形成低洼平坦的平原。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冬季严寒漫长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世界上把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历史上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布?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3)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的动力减弱。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