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体鲤鱼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科学家培育出了几十头四倍体鲤鱼。下图是将四倍体鲤鱼迁移到一个新实验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从曲线的走势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似的J的增长;当
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___________有限,曲线呈现出S增长,最后曲线呈现有规律的波动。
(2)该种群的环境容量K值应等于____________
(3)该研究基于种群数量调查的基础上。此项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倍体鲤鱼直接投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等生态危机现象出现。
(5)科学家首先将本地一种鲫鱼投放到新实验环境中与四倍体鲤鱼一起混合养殖,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度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鲫鱼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
B.t1—t3时间内,鲫鱼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
C.t2、t4时![]() |
D.影响鲤鱼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
(6)科学家既要考察多倍体鲤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实际生存情况,又要注意生态安全问题,则采取的科学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多倍体鲤鱼放养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下列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
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A种群中的能量为4.5×107,若能量的传递速度为10%-20%,则多倍体鲤鱼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KJ。
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白化病属于________ ___遗传病。(要求答出所在染色体类型和显性或隐性)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
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但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既提高了产量,又有了安全保障。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请举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 ,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处理可以得到③。
(4).从③到⑤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有和。
(5).⑥是⑤生出的后代,那么⑥的遗传性状和最相似。要实现⑥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转基因克隆动物。
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到的诱导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会生出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4).过程③代表______,过程④代表________,这项培育技术涉及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此技术获得的杂种植株为________倍体。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条染色体,还必须用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
右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在此食物网中,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3).鹰在食物网中占有_____个不同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草_____kg。
(4).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由于捕猎的原因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会________。
(6).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成分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物质A是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发生在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5).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线形按A、B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