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 见 嵩 山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