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依法治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
| C.中共十五大 |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结果,原本没有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约的英法等国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其依据是
| A.领事裁判权 | B.军舰巡查贸易权 |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居住及租地权 |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
| B.国民党一大召开 |
| C.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 D.北伐战争开始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
|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
|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
|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