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 B.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
| C.旅游观光的需要 |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唐太宗 | B.明太祖 | C.明永乐帝 | D.清雍正帝 |
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 A.唐朝 | B.南宋 | C.元朝 | D.明朝 |
汉武帝时期划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征收地方赋税 | B.管理地方行政 |
| C.掌管地方军事 | D.监察地方政治 |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工程是秦朝()
| A.修建长城 | B.“直道”修建 |
| C.开凿灵渠 | D.开辟“五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