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至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北约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病死亡,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症”。对以上现象的讨论,下列哪一项不合理
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 |
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就可能产生畸形 |
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 |
D.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导致“巴尔干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
右下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
在下列四种结果的成因中,属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的是( )
A.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的吸水量有差异 |
B.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对![]() |
C.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K+的量与吸收![]() |
D.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水的量与吸收![]() |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氧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新鲜菠菜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温度、含氧量分别为10 ℃、1.0% 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
B.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光照,使实验环境处于光照状态 |
C.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受酶或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
D.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为温度0 ℃、氧含量为3.0%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右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两装置的温度:T甲>T乙 |
B.若将装置甲改放成等量破碎的酵母菌细胞,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定的温度比之前低 |
C.装置乙中的葡萄糖液煮沸冷却后加入的目的是排除溶解氧,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
D.装置乙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热量散失,但生成少量ATP |
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
B.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
C.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 |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