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2015年3月12日,由中国倡导的为亚洲量身打造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接到美国的欧洲老盟友——英国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的申请。这让美国不再淡定,公开谴责英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中国主导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立法法则是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是“管法的法”。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决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是立法法颁布15年来的首次修改。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决定权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湖南、江苏等地的人民法院相继尝试采用微博或网站直播庭审,网民足不出户便可收看庭审实况并参与互动,推进庭审网络直播
①方便了公民有序参与司法审判
②制约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④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从中国出发,向北向西可构建亚欧高铁直达西欧;向南则可通过泛亚铁路联通东南亚。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李克强总理在全世界推广中国高铁,展开了中国的高铁外交。以高铁为纽带联通“一路一带”
①有利于优化我国贸易结构,提高开放水平
②有利于规范国际贸易秩序,减少贸易摩擦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国际贸易
④确立了我国国际主导地位,强化区域合作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滑4.8%,PPI同比已经连续36个月负增长,从长远来看,PPI连续下滑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①居民购买力增强②工业产品价格下降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⑤企业生产规模缩小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 A.②—⑥—①—④ | B.③—⑤—⑥—② |
| C.②—⑥—⑤—③ | D.②—③—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