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的繁殖能力较强 | B.草与植物的寿命较强 |
|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的阳光 |
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 A.诱变育种 | B.细胞融合 | C.花粉离体培养 | D.转基因 |
图12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I一1是纯合体 |
| B.I一2是杂合体 |
| C.Ⅱ一3是杂合体 |
| D.Ⅱ一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 |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
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
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 B.3/8 | C.1/16 | D.3/16 |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
|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现型效应 |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现型效应 |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