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几经波折。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起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情况
C.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 D.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D.它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的调整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