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合作、交流、责任、义务,是当今观察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际形象或地位时使用较为频繁的词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来……①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竟皆衣胡服。②故有范阳胡之乱(注:指安史之乱),兆于此矣。”
——《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1 9世纪末,欧洲人深信,上帝创造了不同的人。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挥劳动,能指导宽背、低能的劣等种族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在印度,他们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被称为“恩主”。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用近视的眼光、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自我中心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33年夏天,全球66国的代表团聚集伦敦,召开了被舆论界指为自凡尔赛和会后最重要最大型的国际会议——“伦敦国际经济会议,,( 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社会舆论敦促与会者务必使其不得失败,因为“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
结果则出乎举世的期待与预料。英国力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而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苏联建议“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各大国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不受各国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限制。”但未获得支持。7月3日,罗斯福申明美国不参与任何有关货币稳定协议,间接导致会议失败。
会后,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不仅延长了“大危机”,而且还延长了危机过后的萧条阶段。
——关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胡”在《辞海》里有如下两种含义:“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泛指来自外国或外族的(东西)”。依释,例举“胡”在唐朝的具体表现。材料中①、②哪一句属于事实叙述,哪一句属于历史评价? 依据材料指出唐时“胡风”盛行的积极影响。
(2)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比喻的是哪国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白人责任” 的观点。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社会舆论对伦敦国际经济会议寄予厚望的理由。依据材料概括导致会议失败的因素。
(4)据材料四并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就当今重大的国际问题如安全、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基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利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材料一 下边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前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人获得解放!
——引自梭伦的诗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
(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4)材料三反映了梭伦改革的什么特点?举例说明该特点。
(5)你是怎样评价梭伦改革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右图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柴火花。

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商标,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间?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转瞬即逝”?
(3)在你看来,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
1896年
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12年
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7年
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
1934年
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
1941年
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材料二: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朝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署张裕酿酒公司的营业执照。奥国驻烟台领事官巴保男爵持有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他主持酿制的高月白兰地、夜光杯、琼瑶浆等十五种产品工艺各异,个性鲜明,很快风靡一时。巴保在张裕酿酒公司一直工作了十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奉命回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它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