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中国货币制度不统一,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 A.提倡一夫一妻制 | B.维护家庭和谐 |
| C.维护宗法制度 |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A B C D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 B.理性时代的到来 | C.蒸汽时代的到来 | D.电气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