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经引领了世界历史的潮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殖民扩张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
B.建议成立国际联盟并成为其主要的操纵者 |
C.首创的工厂制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巨大革新 |
D.发起建立欧洲共同体并成为最初的成员国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其本质意义在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C.推动民主法制社会制度的建立 |
D.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 |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崇洋之风盛行 | B.有利于服装的西化 |
C.淡化了传统等级 | D.交际活动增加 |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西方的启蒙思想 | B.西方的“长技” |
C.介绍研究西学 | D.早期维新思想 |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最早事实上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A.南宋 | B.清朝 |
C.民国 | D.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