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 B.洪仁玕、康有为 |
C.康有为、孙中山 | D.孙中山、陈独秀 |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儒家B道家 C墨家 D法家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加强党风建设,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
D.反对机会主义 |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
C.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