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回顾历史,儒家文化在汉代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地步,一路走来,吸收了佛教和中亚一些其他宗教的因素,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宋代出现的理学,订下了一套相当固定的规格,再加上儒家知识分子受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的影响以及皇权的庇护,彼此结合为互相依靠的共同体,儒家文化逐渐走向僵化。明代晚期,阳明之学兴起,要回到个人自己的心性,争回个人的自主权。但是,清代的考证之学,又将义理的探讨搁在一边,儒学最终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了新的复兴时期。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 。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摧毁了皇帝制度,否定了君主立宪,初步建立起三权分立、国会、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等近代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和程序。但这些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很快夭折。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比较、选择,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无数先驱为之奋斗的中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
(2)试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中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说明题(共36分)阅读材料,完成第35、36题: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海洋科技进步,积极开拓海洋战略空间,有效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努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被称为“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状况
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运用国家职能和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十一五”期间,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各个领域。
(1)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西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运用经济知识简要说明:中央财政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温室气体排放的多少,不仅关系到气候变化,而且还影响人类生存的发展。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图显示了X、Y两家钢铁公司的竞争策略,根据他们的策略可能会出现A、B、C、D四种收益结果。

注:数值代表收益的变化
(1)判断:A、B、C、D四种结果中,哪一种最能体现“低碳”理念?
(2)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政府和企业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全会指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十七后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材料三: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A省省长发布了《致A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党在拟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2)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应如何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
(3)有人认为,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材料一:2010年9月,南京市委对一年前“公推直选”(试点)产生的3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评议。结果显示,新一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工作让党员、群众满意,“公推直选”制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材料二:“公推直选”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公推直选”如何操作?程序如何设置?这一选举方式的评议、质询和考核等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真正把这种权利交给基层党员。
(1)阅读材料,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推直选”这一制度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