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籽料,回答下列各题。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
C.物种减少 D.土壤盐碱化加剧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

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某地区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右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戊
C.乙、丁 D.戊、辛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工细作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长期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成成本构成图,则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工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