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6:00)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召开。回答下列各题。会议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京学生下午放学回家看会议现场直播 | B.赞比西河正值枯水期 |
| C.黄山学生下午放学时看见太阳在西北方向 | D.海口正午人影朝南 |
哥本哈根气候温和,1~2月气温在0°C左右,7~8月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关于其气候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大气环流 | B.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近 |
| C.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和洋流 | D.极地气候—纬度位置 |
该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属于图中X地特色景观的是
| A.都江堰 | B.坎儿井 |
| C.自流井 | D.间歇喷泉 |
在S地牧民把牛羊赶上山腰以上地带放牧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河流普遍进入汛期 |
| B.我国东北地区常遭受寒潮侵袭 |
| C.悉尼正逢多雨季节 |
| D.正值赴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省是我国西面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
|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
|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武汉市 |
|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
图中四个省区,地跨我国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省区有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图中山脉是
| A.太行山 | B.秦岭 | C.天山 | D.喜马拉雅山 |
图中山脚甲地气温为26℃,则山顶约为
| A.9℃ | B.5℃ | C.15.8℃ | D.0℃ |
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荒漠带 |
准噶尔盆地与四川盆地相比较,相同点是
| A.都属于内流区域 |
| B.都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
| C.都在绿洲上 |
| D.都属于湿润地区 |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 B.节约用水 | C.防止水污染 | D.兴修水库 |
该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