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 日,一场里氏7.3 级的地震在海地爆发,震中位于距首都太子港16 公里的内陆地区。这次地震几乎摧毁了太子港整个城市。截止到2月11日,海地死亡人数已经突破23万。下图为“海地所在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源位于大西洋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
B.震源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C.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海域行驶的轮船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D.地震造成了地裂、火山喷发、海啸、疫病等自然灾害 |
震中所在群岛
A.位于南美洲 |
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C.降水多,淡水资源丰富 |
D.附近的洋流是世界上势力最强大的洋流 |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小题。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A.煤炭 | B.石油 |
C.天然气 | D.水电 |
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
读河流流域对比图,完成下列小题。甲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是
A.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 |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产生水土污染 |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
D.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
乙河流域存在的首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湿地萎缩 | D.物种减少 |
下面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 B.劳动力 | C.原料 | D.交通 |
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有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
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
A.非洲大陆 | B.南美大陆 |
C.北美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该大陆F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A.寒暖流交汇 |
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
C.板块交界处,多温泉 |
D.沿岸有寒流经过 |
读“我国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水污染 | D.次生盐渍化 |
该地区城镇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A.向公路沿线集中——交通便利 | B.向森林地区转移——环境优美 |
C.向河流下游迁移——水源充足 | D.向河流上游迁移——下游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