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上月球。已知“智能1号”月球探测器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用m表示它的质量,h表示它在近月点的高度,?表示它在近月点的角速度,a表示它在近月点的加速度,R表示月球的半径,g表示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其他星球对“智能1号”的影响。则“智能1号”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 )
A.ma | B.![]() |
C.m?2(R+h) | D.以上结果都不对 |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撤去弹簧a)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撤去弹簧b)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g取10m/s2):()
A.11m/s2,沿杆向上 | B.11m/s2,沿杆向下 |
C.1m/s2,沿杆向上 | D.1m/s2,沿杆向下 |
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
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 D.c的线速度比a、b的小 |
2010年10月1日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系列火箭第131次发射,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奔月轨道.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一个弹簧秤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重物,已知P的质量M ="10.5" kg,Q的质量 m ="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 k ="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水平传送带足够长,传送带的上表面始终向右匀速运动,长为1m的薄木板A的正中央放置一个小木块B,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薄木板的质量是木块质量的2倍,轻轻把AB整体放置在传送带的中央,设传送带的上表面始终绷紧并处于水平状态,g取10m/s2,在刚放上很短的时间内,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0m/s2)()
A.6.5m/s2、2m/s2 B.5m/s2、2m/s2C.5m/s2、5m/s2 D.7.5m/s2、2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