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 B.150只 | C.92只 | D.42只 |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再经胚胎移植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 B.适宜的温度 | C.充足的光照 |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
B.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 |
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外的细胞质基质中 |
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来无生物活性 |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