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C.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 D.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右图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
A. |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
B. | 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
C. |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
D. | 纠正了官僚主义的作风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5,完成1-2题:
1.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 |
山戎 |
B. |
匈奴 |
C. |
突厥 |
D. |
回纥 |
2.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
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
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
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 年间我国()
A. |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 B. |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
C. |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 D. | 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 | 甲午战争 |
C. | 中法战争 | D. | 鸦片战争 |
20世纪30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由无产阶级领导 B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C运动的中心在非洲 D与反法西斯斗争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