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选项中有关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的文字。其中,哪一项属于作者对历史的评价?(  )

A.占星家预言宋、卫、陈、郑等国将同日大火,只有祭天才能避免,子产不同意。
B.后来,四国果然同遭火灾。不少人建议子产赶紧祭天,否则还将发生火灾,子产仍予拒绝。
C.他说:“天道遥远,人事切近,占星家不过是乱说,说多了,岂不偶有碰对的吗?”后来,郑国未遭火灾。
D.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子产不重“天道”重“人事”,不迷信、不盲从,坚持理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就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从这段话中,我们能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A.孙中山存在大汉族主义的种族思想
B.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的目的其实是要实现民主共和
C.孙中山把反对清王朝与反帝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D.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只是为了反对君主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  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上述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C.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D.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类别
工矿、纺织
铁路运输
数量
18个
364千米
投资额
1546万元
1251万元

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