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西北屯田戍边实行“永不起科”的政策,明初洪武末年,河西屯田1.63万顷,到神宗万历初年已增加到4.6万顷。清代为了鼓励移民人川垦殖,宣布三至五年不起科、山地六至十年不起科、有些地方甚至“永免升科”,官府还发给牛种、口粮等。大量向西部移民,且广修水利。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卓有成效的水利建设,再加上清中期较为开明的政治,西部的农业生产得以迅速的恢复并有所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
明代执行“每年榷茶中马,各厅员实掌其事”,由王朝官员负责“于陕甘易番马”之有关事宜,加强了中原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往来。清王朝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在西北地区进行着规模巨大的茶马互市,如仅甘肃一地参与互市的茶叶就有130多万斤,在全国茶引28766道中,甘肃五茶马司就占了其中的95%。……但这些并不能阻碍东西部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齐涛主编《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在北美殖民者到达北美之前,印第安人占有大量的土地,即称为“自由土地”。但是在殖民者到达后,大量地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独立战争以后,“联邦政府在最后西部土地的分配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几乎所有土地都是公共领地,这些公共领地是通过战争、购买、或条约的签定取得的。”……1815年以前,美国西部还没有水路航运和公路网, 到20世纪初叶,广袤的大陆已经被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连成一体。在移民西进和开发的过程中,边疆线像波涛似地西移,19世纪60年代停留在堪萨斯、内布拉斯加东部一带,70年代急速西进,80年代抵达半干旱平原的西部,90年代则“长久以来熟悉的边疆已经消逝……很难说还存在一条边界线”。 ……西部采矿业兴起之初,矿区所需的物品均需依赖外地,很难及时而充分地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于是各个城镇纷纷创办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及其他工业,并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覆盖面的商业网络,在采矿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很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新城镇。
美国人从欧洲接受了个人主义思想,在新世界把这种思想发展得更全面、更完备。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得列克·特纳把这种特点概括成“好动”,并认为“除非这种素养对于一个民族不再产生影响,否则美国人的这股劲头总是要找一处空旷的场所来施展一番”。 ——[美]卡罗尔·卡尔金斯:《美国扩张与发展史话》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集中财力将西部开发提到议事日程并有效地付诸了实施,西部开发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964一1978年实施的“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规模会战,跨越川、黔、滇、陕、甘、宁、青、豫、湘、鄂、晋等11省之广,投资高达2000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0%。 “三线建设”对于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布局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酌。不过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看,投资的回报是非常低的,不仅没有给西部的工业结构优化带来明显的效益,也没有改善西部经济落后的格局。它是准战时经济形势下一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国家经济决策。 ——《中国经济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评述明清时期西部开发的方略。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开发西部的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性看待美国的西部开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三线建设”决策的相关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当具有的历史意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39年2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50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该案提出确立民主法治制度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近年来国家日趋统一,政府权力日益扩大,有许多以往并不属政府管理范围的事,如今也统归政府处理……。因此,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
(1)据材料概括参政员提案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实质。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参政员提出该提案的背景和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一项《航海条例》,其矛头直指荷兰。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各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又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
——钱乘旦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15年谷物法将英国国内小麦价格固定在80先令的水平上,超过80先令即可以自由进口。……1845年的气候条件(夏秋多雨)以及爱尔兰的土豆歉收使谷物法得以废除。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
(1)据材料一指出《航海条例》颁布的目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比较1815年谷物法和《航海条例》精神的相同点,结合所学分析谷物法废除的原因。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基督驱赶神殿中的商贩》(1571—— 1576)。绘画虽然是宗教的题材,但体现了世俗意识。图画中出现了许多人物的画像,如在画的前景处,从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开朗基罗、柯洛维沃以及画家的自画像等。
图二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堆》(1821)。与其说是普通的乡村景色,还不如说是一种浓浓乡愁的展示。
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就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基层管理人员)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序。登记的内容有户主及成员的详细信息,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唐朝还通过加强立法和法治,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从而加大了这一制度的控制力度。宋代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户有土地要交地税,客户为无地佃农要交丁口税。地籍与户籍开始分离。地籍单独出现,而且与户籍并举,地位同等。明代户籍黄册与鱼鳞册的交相使用。明代中期张居正变法,实行“一条鞭法”,更重视地税,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本脱离,黄册制度陷于瓦解。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等
材料二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国古代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