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是指南宁至广州航道,其和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它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广西最繁忙的航道,广西内河运量的90%需经过此段,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由于其天然航道弯曲狭窄、礁石多、落差大等原因,西江曾在一段时期里阻碍着广西水运的步伐。广西交通人经过多年的治理,筑坝蓄水,炸礁疏浚,造就了西江如今的“黄金水道”。继北部湾风生水起之后,作为珠江主干流,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西江,千帆竞渡再起潮涌。
材料二 广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区,石灰石的资源、铝土矿的资源,包括做陶瓷的高岭土资源都名列全国前几位。
材料三 西江水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广西为何要着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
(2)结合材料三,分析红水河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们在沙漠中P地(见图甲)种植了苜蓿(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图乙为当地旋转灌溉系统。
材料二:下表为A地气候资料(降水:mm,气温:℃)。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 |
8.2 |
9.1 |
33.8 |
36.0 |
31.4 |
12.6 |
22.9 |
27.5 |
3.8 |
5.0 |
6.3 |
2.0 |
气温 |
14.4 |
15.7 |
17.7 |
19.6 |
22.4 |
24.3 |
24.6 |
24.4 |
22.7 |
19.3 |
17.2 |
15.1 |
(1)描述A地气温的主要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A地北半球夏半年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3)分析P地种植苜蓿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
材料二:在图甲地区有一种橡胶树桥。当地人利用橡胶树根“种桥”。该桥寿命可达500多年,堪称“天作之合”。
材料三:2012年C国入境人数达到100万人次。2014年12月09日,C国首都海水淡化处理厂突发火灾,制水设备受损,导致全城逾10万人遭遇“水荒”。
材料四:预计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目前该国劳动人口近5亿,拥有200多万名工程师。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一般为12000卢比(约合1500元人民币),产业工人月薪一般为6000卢比。
材料五:图乙为印度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图丙为南亚地形图。
(1)A、B两地中深水稻分布广泛的是地,并说明理由。
(2)判断橡胶树桥最有可能位于①、②、③地中的哪个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读图乙,推断印度汽车产业集群的位置,并说明原因。
(4)分析C国水荒的主要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为N国粮食生产统计表。
水稻 |
玉米 |
杂粮 |
|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
8.O |
12 |
74.2 |
占总产量比例(%) |
5.O |
4.9 |
88.8 |
材料三:乙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可可种植,其产量常居世界首位。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概括N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水稻种植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3)乙国过去称为“象牙海岸”,现今该国大象数量急剧减少,这一称号名存实亡,结合材料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8分)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注意: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甲中③所在地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原因。(4分)
(2)据图乙,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6分)2012年,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这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估计有1 200万人饱受饥荒之苦。阅读非洲东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本次非洲东部这些国家大旱的自然原因。(3分)
(2)面对干旱,这些国家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