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
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资源;②洗涤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④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⑤用Ag、Fe和Cu(NO3)2溶液可以比较Fe、Cu 、Ag的金属活动性;上面说法正确的是几种
A.2 | B.3 | C.4 | D.5 |
下列“课外实验”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说明蜡烛中含有炭黑 |
B.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C.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
D.说明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物质 |
B.化学与生活 |
①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灰白色的固体化肥属于磷肥 ③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属于还原性气体 |
①酒精去油污是因为可以溶解油污 ②用洗净擦干的方法防止菜刀生锈 ③电木插座破裂后不可以热修补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实验 |
①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防治贫血 ②甲状腺肿大一定是过量食用加碘食盐 ③食用含氟食物有助于防治龋齿 |
①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用酚酞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③用镁条燃烧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
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 ![]() |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D.该反应没有新分子生成 |
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预防“禽流感”的高效消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
B.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8:2 |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