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
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试管 | B.烧杯 | C.量筒 | D.集气瓶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 B.液化石油气燃烧 | C.水沸腾 | D.菜刀生锈 |
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团)化学式可能是
A.A2BC6 B.B2AC4 C.B3(AC4)2D.B2(AC3)3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①②
③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 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