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47年
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这里所说的“欧洲分裂”指的是
|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
|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
|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
|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明代徐一夔《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丝织业出现雇佣剥削 |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
| C.手工业者生活的艰辛 |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
|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
|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
|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
|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西周的宗法制 | B.秦汉的郡县制 |
| C.隋唐的科举制 | D.明清的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