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经有几座战俘营,监禁一些英国、澳洲及荷兰的军官与士兵。许多士兵被迫在矿场劳动,在山中伐木。这些战俘的来源应当是
A.1860英法联军之役中被俘虏的官兵 | B.1917年日本与德国开战时虏获的官兵 |
C.1942年日本在东南亚战区俘虏的战俘 | D.1972年越战期间台湾收容的各国战俘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派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李贽 | D.王夫之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程朱理学的盛行 |
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
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年 |
77.6% |
22.4% |
||
1980年 |
0.02% |
0.48% |
||
1998年 |
28.5% |
38.3% |
18.9% |
19.9%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