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材料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背景?(5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背景材料:自从1992年麦当劳在北京腹地王府井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之后,麦当劳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中国的广大年轻人接受;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设的“孔子学院”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的许多角落。
辨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
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已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世界。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观点?(2分)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7分)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跟于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我国人民有什么作用?(4分)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什么关系?(4分)
(3)当今时代,如何才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分)
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1月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