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传统社会理想,但在以前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国家实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使这一梦想开始逐步实现。这说明我国( )
| A.政府只要履行职能,人民利益就会有保障 | B.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
| C.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民的权利 | D.政府越来越重视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
下列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属于藏族和朝鲜族的是()
①摔跤②晌箭③赛马④秋千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邓小平说:“难道爱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
|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 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
|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
| 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 |
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③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是完全相同的
③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④它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