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从材料中能发现的信息有
①遗嘱有法律效力,财产归属由遗嘱人的意志决定,是私有财产的体现
②法律既抑制了贵族权力,又保护了平民利益,在社会中人人有法可依
③体现了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改变
④犯了罪是要负刑事责任,但也有消极的一面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朝代是: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筑一项水利工程,当时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的烙印
| A.科举制 | B.宗法制 |
| C.分封制 | D.三省六部制 |
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央集权 |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 C.减少决策失误 |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 C.郡县制 | D.王位世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