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优先推广:

A.三江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所示为某经线,N、S为极点,P为2013年2月19日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且沿该经线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日P点北移
B.P点最北可以到达北极点
C.P点往南移动,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D.当P点到达最北位置时,该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下图为地球上一条完整的昏线,M、L为昏线的顶点,O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是东北—西南走向,M点的坐标为(82°N,105°E)。读图,完成小题。

L点位于北京的 (  )。

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

此日M点日出的方位是 (  )。

A.东南 B.东北 C.正南 D.正北

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2月5日13时 B.2月5日1时
C.4月23日13时 D.4月23日1时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88°E)出发,以1 110 km/h的速度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出发10小时后到达乙地。据此回答小题。
乙地的地理位置是 (  )。

A.90°W,50°W B.92°W,40°N
C.92°E,60°N D.无法确定

甲地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乙地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肉畜牧业

下图显示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小题。

图中M、N、P、Q四处气压 (  )。

A.M>Q>P>N B.M>N>P>Q
C.M<N<P<Q D.P>Q>M>N

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下图中甲是某经线,乙是北半球某纬线的一部分,ab长度为甲的1/4,c正值夕阳西下。读图,回答小题。

假如,此刻一架飞机由a地以最短路径飞往c地,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西南 B.东南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东南后西北

一年内,当b点昼长开始变短时 (  )。

A.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26′
B.b地所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甜菜生长茂盛
C.c地正午时,b地刚好日落
D.a、b、c三地正午日影都将变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