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2010年某国待售商品为8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50元,2011年该国物价比2010年提高30%的基础上,增发了3000亿元纸币。回答问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按照货币流通规律,则2010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和货币流通次数分别为( )
A.1000亿元 2次 | B.2000亿元 1次 |
C.1000亿元 4次 | D.2000亿元 4次 |
如果该国2011年货币流通次数不变,那么,2011年该国可能( )
①会现出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②纸币购买力有所增强 ③因商品流通不畅而出现经济滞胀 ④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11年刚刚开始,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齐鲁荧屏。 该剧真实反映了“80后”与“50后”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与差异,切中了社会现实,扣动了人的心弦,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启示文化创新应
A.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 B.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
C.立足实践,面向大众 | D.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 |
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
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两百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A.中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
B.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C.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
D.先进民族文化必然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 |
“孔子老子穿西装”是某服装公司发布的促销广告。商家准备用孔子和老子形象来诠释中国文化,打造出男装西服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社会学者认为此举是自掘文化之坟墓。下列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
B.文化资源也可成为经济资源 |
C.传统文化只有依附于商业活动才能焕发活力 |
D.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取之不尽的文化创意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