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曹操以鞭指前面说有梅林,士兵于是不渴。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望梅对人来说毫无意义; |
|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 |
| C.“望梅”确实能“止渴”; |
| D.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望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渴。 |
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
|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
|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
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
①哲学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时代的哲学形态
③哲学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④一定时代的哲学会推动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 B.是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统一 |
|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
|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
谚语“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存在决定思维 |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
|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思维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