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广大青年学生一致认为青年学生必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从哲学上说,青年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这主要是因为:( )

A.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社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工农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制假售假,已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信用。从哲学角度讲,在市场活动中企业要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就要做到( )

A.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B.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C.利已同利他相统一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

A.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体现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
C.承认了认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D.肯定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认识世界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