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
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④开发历史悠久,水资源渐趋枯竭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华北平原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 B.过度抽取地下水 |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 D.污染气体形成酸雨侵蚀地表 |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 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
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
为缓和并解决华北地区供水紧张局面,我国启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
A.引黄入津、引黄济青 | B.引滦入津、引滦入唐 |
C.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 | D.利用京杭运河故道把长江水引入华北地区 |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乙图甲图中的丙、丁两洲B、C两海域附近许多地理现象有明显的可对比性。有关B、C两海域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海域附近的两洲都很湿润,C海域的两洲都较干旱
B.B海域洋流是暖流,C海域的洋流均为寒流
C.B所在的两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得益于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
D.B海域均有大河注入,盐度低于同纬度本大陆东岸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过往此地。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43分,中交集团“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4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遇到海盗时(乙图),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
B.遭遇海盗袭击时,全球处于12月17日的地区不到全球的2/3 |
C.乙图中C所在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
D.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清晰的拍下海盗袭击过程 |
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河流河口海域
A.国际海运繁忙 | B.是“淡水海” | C.台风多发 | D.是世界著名渔场 |
读下面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P1、P4 |
B.P2、P3 |
C.P2、P4 |
D.P1、P3 |
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冷湿 | B.水源不足 |
C.光照不足 | D.市场狭小 |
读尼罗河和刚果河图,完成问题。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
关于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 |
B.刚果河水量大且稳定,以湖泊补给为主 |
C.两河流水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 |
D.两河流的汛期都在6——9月份 |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图1),据此回答问题。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