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果蝇是非常小的蝇类,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甲,控制黄身和朱红眼的两个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请说明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原因: 。
(2)果蝇体内的图甲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3)与图甲相比,图乙发生了 。
(4)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果一致,则可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在 。
(10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甲~丙表示器官,a~e表示激素或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 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特点。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核内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血糖升高。
(3)c→d所需的原料是。动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
(4)当较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的增高,刺激甲中的感受器,由甲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8分)下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25 ℃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的影响。
(2)图甲中,可通过改变改变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可释放单位的氧气。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高度将。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一定的等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生成胚状体或丛芽。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发生异常,进而使植株出现遗传不稳定或不育。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至关重要,科学家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某药用植株愈伤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的条件。
②从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关键环节有、和植物组织培养。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及其培养的相关问题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将器皿。下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指示的结构依次是 。
(2)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培养皿倒置,其主要原因。
(3)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然后在超净台上将葡萄置于0.1%氯化汞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进行纯化培养。研究者在经过接种后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下图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为了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4)下表为某学生在筛选培养能利用木糖发酵的酵母菌时所配置的培养基配方,请指出其中的明显不足之处。
K2HP04 |
FeS04 |
MgS04.7H20 |
NaNO3 |
KCl |
蔗糖 |
木糖 |
琼脂 |
蒸馏水 |
0.1g |
0.001g |
0.05g |
0.3g |
0.05g |
3.0g |
3.0g |
2.og |
100ml |
(11分)一个常规饲养的某种动物M,种群中个体均为黑毛。该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M出现无毛性状,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有毛与无毛基因用A、a表示)
(1)如果已知无毛基因为显性,有毛雌性M与偶然出现的无毛雄性M交配产仔多次,后代中无毛均为雌性,有毛均为雄性,此结果与题干中“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的结果是否矛盾?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选择6组M交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交配组合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
交配 组合 |
♀ |
无毛 |
有毛 |
有毛 |
无毛 |
无毛 |
有毛 |
♂ |
有毛 |
无毛 |
有毛 |
无毛 |
有毛 |
无毛 |
|
产仔次数 |
6 |
6 |
17 |
4 |
6 |
6 |
|
子代小鼠数量(只) |
有毛 (♀+♂) |
12 (6+6) |
27 (14+13) |
110 (56+54) |
0 |
13 (6+7) |
40 (21+19) |
无毛 (♀+♂) |
9 (4+5) |
20 (10+10) |
29 (14+15) |
11 (6+5) |
0 |
0 |
①由上表判断,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上表中第2组M继续交配产仔,发现后代中出现一只白毛雄性个体,该雄性个体与第2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写出“该雄性个体与第2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后代中无毛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黑毛与白毛基因用B、b表示)
(3)选择第1组组合继续交配产仔,子代出现了卷毛个体。已知卷毛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选择第1组组合的子代中卷毛个体与直毛个体交配产仔,后代中没有出现卷毛,结果是直毛为3/4,无毛为1/4。据此判断控制有毛、无毛与直毛、卷毛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②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③基因的自由组合或者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