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 |
|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
|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nS的Ksp比CuS的Ksp大 |
| B.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 |
|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0.1 mol/L NH4Cl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溶液的pH不断增大,但无限接近7 |
| B.25 ℃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
| C.pH=6的纯水中,c(OH-)=10-8 mol·L-1 |
| D.稀释0.01 mol·L-1的醋酸溶液时,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浓度均减小 |
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1 mol·L-1BA溶液中,c(A-)+c(H+)=c(BOH)+c(B+) |
| B.若将0.1 mol·L-1 BOH溶液稀释至0.001 mol·L-1则溶液的pH=9 |
| C.若将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混合液中:c(A-)>c(B+) |
| D.若将上述两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则混合液中:c(A-)>c(B+)>c(H+)>c(OH-) |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纯水加热到95 ℃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
| 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
| 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钠,c(H+)减小,KW不变,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
| 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 |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0.1 mol·L-1醋酸的pH比0.1 mol·L-1盐酸的pH大 |
| B.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
| C.0.1 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8.9 |
| D.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