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烃和Cl2充分加成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
,则原有机物一定是
| A.2—丁炔 | B.1,4—二氯—2—甲基—2—丁烯 |
| C.2—甲基—1,3—丁二烯 | D.1,3—丁二烯 |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
| B.NaHCO3溶液(Na2CO3),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
| C.CO2 (HCl),将气体依次通过Na2CO3溶液和浓硫酸中 |
| D.H2 (HCl),将气体通入碱石灰中 |
比较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
| B.热稳定性:HF>HCl>HBr>HI |
| C.氧化性:F2> Cl2 > Br2> I2 |
| D.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互滴时,两种操作现象不同 |
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是
| A.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 |
| B.将槽罐车推入附近的水塘中,撒上石灰 |
| C.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浓氨水溶液 |
| D.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A.等体积、等浓度的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 |
| B.在次氯酸中加入碳酸钠:2HClO+CO32-=2ClO-+H2O+CO2↑ |
| C.钾与水反应:2K+2H2O=2K++2OH-+H2↑ |
| D.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氟气:F2+2Cl-=2F-+Cl2↑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 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 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